为强化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的理解,促进课程思政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,4月16日,理学院实验中心携手大学物理系、应用物理系,举办“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教学改革与思政建设”专题教研活动。来自实验中心、大学物理教学部和应用物理系的多位教师齐聚一堂,围绕“教学创新”与“思政元素挖掘”展开深入交流。
活动期间,实验中心焦璐老师现场演示实验操作,点明学生在“光程差公式推导”、“干涉条纹成因”等原理理解上的难点,积极应对部分学生机械完成实验,忽略波动光学理论思考。大学物理教学部王金华老师提出“分步拆解教学法”,建议将实验原理分“光路分析—相位关系—公式推导”三步,借助动画模拟展示光程变化,助力学生直观理解。应用物理系石少波老师分享“问题导向”教学设计,通过递进式提问引导学生推导理论模型。
在课程思政研讨环节,教师们从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的科学史与当代价值中挖掘育人点。应用物理系雷军老师以“迈克尔逊-莫雷实验”为例,阐述其在推动相对论诞生中的意义,称可借此培养学生质疑与求真精神。大学物理教学部郭丽娜老师则提议结合“精密测量技术”与国家科技成就,如“天琴计划”中激光干涉仪的应用,激发学生科技报国情怀。
此外,教研团队决定在实验报告中增设“反思与拓展”板块,鼓励学生结合实验原理阐述对“科技创新”、“工匠精神”的理解,实现知识与价值教育同步。经过充分讨论,教研团队形成改革方案并完善教案。此次活动不仅更新了教师教学理念,提升了教学技能,还增强了教学团队的凝聚力与协作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