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、创新教学内容,探索“理论—实践”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,4月22日,理学院统计学系在A604统计教研室举办矩阵运算专题教学研讨会。系主任訾雪旻主持会议,统计学系全体教师参会,重点围绕矩阵乘法、转置及行列式等核心内容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效果展开深入研讨。
研讨会上,曲克杰老师展示了创新的教学方法。通过“行列扫描法”动态演示矩阵乘法运算过程,配合“左行右列,对应相乘再相加”等实用口诀,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视化、可操作的步骤。教学团队还特别设计了反例对比实验,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矩阵运算的特殊性。这些创新举措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,数据显示,采用新方法后,83%的学生能够准确区分矩阵与数字乘法的本质差异,典型运算错误率下降了35%。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,教研室计划构建“基础—应用—拓展”三级训练体系。基础层着重强化核心规则,应用层融入实际题型,拓展层则结合机器学习等前沿案例。訾雪旻强调,新体系将增加Python编程实践模块,推动学生从传统计算向算法思维转变。
此次研讨会不仅展示了矩阵运算教学的最新成果,更通过教师们的深入交流,为理学院基础课程改革注入了新动力。与会教师围绕“理论严谨性与应用灵活性平衡”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,共同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。会议的成功举办,为学院在创新教学方法、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奠定良好基础。